于洋:延安文艺精神与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诸多艺术展演活动与学术论述都围绕其核心精神展开纪念与讨论。80年来,《讲话》精神及其所建构的价值导向与理论话语,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美术乃至整个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由此形成的文艺宗旨与相关机制,也决定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基调,并且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以“人民性”为旨归的独特价值属性。百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印迹体现了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进程,而《讲话》所确立的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形态,则为其注入了主旨导向与精神魂魄。
美术创作人民性的发展历程,既显现了艺术人民性表达的演进文脉,也决定了这一课题的逻辑主线,而美术创作的“人民性”和“经典化”,则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现代性的主要内容和体现方式。作为文化领域影响最为深刻而广泛的纲领,《讲话》关于艺术人民性思想的系统阐述,具体呈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人民”赋权并塑造成新文化的主人,明确人民主体性的标准,彰显人民本位观;二是解决普及与提高、源与流等如何为人民的关键性问题,构建人民创作实践的方法论;三是以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为价值诉求,弘扬和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民间艺术的新形式。在这一时期,延安鲁艺的木刻版画、漫画创作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些与时代、乡土和生活紧密结合的创作,也第一次真正赋予了美术以“人民性”的崇高属性,以其朴实浓郁的生活趣味和真实生动的时代气息,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佳作。
综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人民性的整体特征,特别是其中的人民主体性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其一,人民是美术作品的创作者。作为创作主体的“人民”,显现在大众美术层面,人民是审美受众的大多数,人民的审美取向决定了美术创作的主题与审美风尚;作为“人民”中的知识分子、精英艺术家,对美术风格的塑造起到建构作用。在百年以来的美术创作发展史上,从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工农群众参与美术创作,到新中国初期的大众美术创作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一直鼓励人民大众参与美术创作。
其二,人民是美术表现的主角。塑造人民形象一直是近代以来美术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标志,“为人民写真”的宗旨决定了百年中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的典型性与真实性,而“为时代造像”则使美术创作成为时代群像与历史现象的艺术记录。美术创作特有的视觉图像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赋予了美术创作以共情力和代入感,而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生活,则为百年中国美术创作注入了生机与能量。
其三,人民是美术服务的对象。人民是美术接受与审美消费的主体,作为美术创作观念与动机的起点,是美术创作的首要服务对象,因此优秀的美术创作需平衡好艺术性与大众性的对称关系,充分考虑人民审美接受的方式、方向与程度。美术创作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契合,在百年美术发展史上表现为艺术审美多元价值的形成及紧跟时代精神发展。
其四,人民是美术审美的评判者。各历史时期艺术评判标准的建立取决于人民,准确认知艺术史评价标准与时代审美积淀的关系,是探研百年美术创作人民性的重要前提。美术创作取材于人民,亦为人民创造和共享,因此需要创作者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构思与践行,同时需明确美术评论家的人民立场,深刻认知人民作为美术作品的鉴赏家与评判者的重要性,才能对于美术作品的人民性作出深刻评价和准确判断。
“凡事有经有权”,这是郭沫若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句著名评语,并得到毛泽东的欣赏与认同。《讲话》一方面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人民主体论的美学观;另一方面从文艺人民主体论的立场出发,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描写的对象和接受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趣味、判断和意识作为文艺评价的价值标准。在《讲话》发表80年后,那些根植于时代精神的“经”与“权”,以及延安文艺思想中的“源”与“流”,愈来愈清晰地烙印在文艺发展的历史印迹中,也为今天的我们指向了一条宽广明澈的未来之路。